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战

多少的冤案、错案。

倘若如此的情况再继续下去,那么以后地方官员将人人自危,人人都会拼命讨好御使,哪里还会有一心为民,认真治政的官员?

朱浮的奏疏,言语没有这么犀利,但大概的意思是这些。刘秀看罢,也的确觉得朱浮对自己的斥责有道理,自己的政策,确实存在不妥之处。

刘秀不是个死要面子,不肯认错的人,他特意把朱浮的奏疏拿到朝堂上,让朝堂百官过目,询问他们是何意见。

朱浮这个人,优缺点都特别明显,就个人的人品而言,小肚鸡肠,心胸狭隘,极为记仇,谁要是得罪了他,他能记恨对方一辈子,只要有机会,就千方百计的给对方小鞋穿,彭宠就是被朱浮一再的构陷而逼反的。

但要说治政,朱浮还真就是一代贤臣,刘秀犯了错,他敢于直言不讳的上疏指正,他提出的许多政策,也都有被刘秀采纳并执行,对刚刚组建起来的建武朝廷来说,朱浮还真就是贡献良多。

群臣传阅完朱浮的这封奏疏,很多人都在暗暗咧嘴,就算朱浮用词很柔和,但终究是在指责陛下的不是,是在埋怨陛下的政策有误,这种奏疏,没几个人敢写。

看众人都传阅完了,刘秀问道:“诸君以为朱州牧的这封奏疏如何?”

众大臣面面相觑,谁都没有说话,等了一会,还是伏湛率先抬起笏板,说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,朱州牧言之有理,御使代天子巡查地方,既有益处,但也有弊端,正如朱州牧所言,如此极易造成冤假错案,还请陛下明察!”

宋弘紧接着说道:“陛下所施御使巡查之政,微臣以为,可极大震慑和督导地方官员,但御使之权,也当有所限制,御使弹劾之官员,不能不经审问,只听信御使一面之词,需三府会审,相互核对,确认无误,方可定罪,倘若御使的弹劾弄虚作假,亦当严惩御使才是。”

刘秀边听边点头,觉得宋弘的这番话甚有道理。他环视其余众人,说道:“诸卿以为如何?”

“宋司空所言极是!”

“宋司空言之甚善!微臣附议!”“微臣附议!”

见无人提出反对的意见,刘秀说道:“选用御使,巡查地方,我是有考虑不周之处,现叔元指出其中之弊端,也令我颇有醍醐灌顶之感。忠臣敢于直谏,诸卿也应效仿之。”

御使巡查,明明有这么大的弊端,但敢于上疏直谏者,却只有朱浮一人,刘秀现在也是在用话点着大殿里的群臣。吴汉、贾复这些武将没什么感觉,倒是伏